精益生产是否需要从高层推动?

日期:2025-07-23 阅读量:

在许多制造企业中,精益生产往往被理解为车间的事、员工的事,甚至只是现场的一套工具方法。但现实是:没有高层的强力推动,精益永远只是表面文章,改不了根、稳不住果。为什么精益生产必须从高层推动?


精益管理.jpg


一、精益不是战术,而是战略


精益并不仅仅是5S、看板、拉动这些操作层面的改善,它更是一种企业的经营哲学。从客户需求出发,聚焦价值流、消除浪费,重构组织、流程与文化。这需要企业一把手站在战略高度进行系统思考和决策推动。


二、没有高层的参与,中层就观望,基层就应付


如果高层只停留在口头支持,不参与项目推动,不参加例会汇报,不兑现资源承诺,那么中层很难主动带动,基层更缺乏动力执行,最后精益只能停留在“贴标语、做样子”的层面。


三、企业转型是系统工程,牵一发动全身


推行精益,往往涉及到组织重构、流程再造、绩效改革、人才机制等系统性变革,牵涉多个部门和层级,必须由高层主导、统一部署、跨部门协同,才能打破壁垒,形成合力。


博海咨询观点:企业推行精益,要从“高处着眼”,从“上层发力”


作为深耕制造业管理变革的咨询机构,博海咨询在项目实践中总结出:


✅ 第一步:建立“高层共识”机制


通过调研访谈、对标诊断、战略研讨等方式,先让高层明确精益的价值、路径和方法,统一思想,建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牵头的精益推进委员会。


✅ 第二步:推动“从战略到流程”的闭环设计


不从流程端修补,而从战略端溯源。设计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,确保精益真正融入企业运营主线,而非浮于改善表面。


✅ 第三步:强化“结果导向+机制保障”


通过精益目标与绩效挂钩、改善成果兑现、干部带头做样板,形成“高层发令—中层执行—基层落地”的三层联动机制,让精益不再靠推,而是自动自发。



分享到: